2012年11月,我在北京百老汇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五色人生》。这部纪录片是首映式,片长1小时49分钟。我全程观看并以未来网小记者身份参加了电影的首映式座谈会。
这部电影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绘画的“墨分五色”的画论,围绕桂林画家康泽祥伯伯创作的桂林山水水墨画来表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片中讲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水墨画之间的关系,全面展示了康伯伯创作的《野墨天地》、一百六十八米的绘画长卷《波罗的海之恋》、《泉涌天地外、山色在其中》的书法之美。
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陈绶祥爷爷;北京师范教授朱红文伯伯、刘成纪伯伯;国家广电总局剧本中心主任助理、国家一级编辑张喆伯伯;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张中秋奶奶;我爸爸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秘书长易木研究员;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光泉伯伯;他们在会议上都充分的肯定了这部影片对中国山水画的现实意义,也对片中的不足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我爸爸易木研究员特别强调了中国民间绘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具体体现,一定要在西方多宣传中国绘画对雄强艺术的追求,雄强艺术应该在青少年儿童中多加宣传和报道,这有助于转移青少年儿童的审美中性化趋势。
我也是一个小小书画家,在整个活动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还期待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