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我们的微博
北京中科软力信息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
您所在的位置为文章详情
新闻中心
NewsCenter
专家探讨与文化 镇平玉雕亮相京城
来源: | 作者:pro9ae646 | 发布时间: 2018-03-27 | 815 次浏览 | 分享到: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首先应该从玉文化开始。2012年4月8日,备受关注的中华玉都“醒石杯”首届海内外玉文化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国际玉文化交流论坛暨“中国(镇平)玉雕作品北大展”在京举行,展期6天。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此次征文大赛旨在提高镇平玉雕的整体形象,深度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弘扬八千年玉文化,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据悉,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共收到参赛稿件2000多篇,参赛者来自包括中国、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在内的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大赛颁出特等奖一名,玉文化创意形象奖两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三十八名。
  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8日,一批专家学者以及活跃在镇平玉雕产业界的政府官员、玉雕大师、文化工作者,畅谈各自对玉文化的体会。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研究院易木,用诗意般的语言描述玉文化:玉兰如玉,杏杏如玉,柿柿如玉,中庸如玉;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北大教授楼宇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生生之意,重视对生命的研究和体验。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应该从玉文化开始。
  《中国文化报》党委副书记杨守民表示,玉文化包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呼吁大家要爱玉、惜玉、赏玉。
  河南省镇平县玉雕局副局长宋哲介绍,近年来,镇平致力于打造“中华玉都”城市品牌,如今全县100万人口中有20万从事玉雕产业。
  同时,200余件精美的镇平玉雕作品在北大图书馆展出。和田玉的温润,翡翠的美艳,独玉的资彩,岫玉的秀丽,在玉雕工艺师的巧手下,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夺目异常。国内外研究玉雕的学者、名人也将登上北大图书馆的讲坛,纵论玉文化的发展,深度挖掘玉文化内涵,并把玉的坚贞、温润等特质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同时广泛增进玉文化爱好者的交流,大力宣传中华玉都的城市品牌,树立镇平玉雕的整体形象。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