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我们的微博
北京中科软力信息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
您所在的位置为文章详情
新闻中心
NewsCenter
文化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2012国际软实力学术研讨会在鲁召开
来源: | 作者:pro9ae646 | 发布时间: 2018-03-28 | 883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月12日-15日,“第二届(2012)国际软实力学术研讨会” 在济南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软实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内容
  上世纪90年代,“软实力”这一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约瑟夫·奈把软实力的构成要素界定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方面,在国家软实力的诸要素中,文化是最基本的核心要素。
  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认为,软实力概念本身所蕴含的内容意义非常重大,软实力与物质硬实力相对应,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国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学界对于软实力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而应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解决现实问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以《文化强国的战略思考》为题阐释了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郭建宁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一种文化魅力,基本的要理是靠吸引,而不是强制,吸引就是一种软实力,强制就是一种硬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郭建宁表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必须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概念引入中国后其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济南大学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朱孔来分析了中美两国使用软实力概念的不同目的的宗旨。朱孔来指出,美国把软实力作为外交战略、国际权谋来使用;而中国则把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源泉使用,它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很大交集。
  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
  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并获得世界的认同。与会专家指出,我国软实力现状与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待提升。
  郭建宁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取得长足进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道德问题、诚信问题、公信力等软实力还存在落差,大国崛起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只有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形象有一个新的风貌,文化强国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成为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指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由于我国硬实力和软实力不对称,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文化和文化软实力存在“误解”,不知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给人类带来什么。秦宣认为,应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国东方大国的良好形象,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新认识。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以《当前软实力建设的困局与出路》分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障碍。李希光指出,西方价值观的单项输入是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体系和价值观,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反对西方价值观的单项入侵。
  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强调社会主义性质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成为与会学者思考的方向,众多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研究,必须明确立场和方向这一根本性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指出,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发展方向上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主的、科学的大众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易木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易木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优秀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文化根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发展,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战略发展之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指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实现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把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不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改写与重构。传统文化必须要通过创造性开发,才能实现它的经济效应和文化价值。在文化软实力的市场化输出方面,贾磊磊建议一定要用市场的方式推广中国文化,同时实行国家形象的现代性架构,不要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只有传统。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