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书法艺术院”是经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同意、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批准,于2018年在崛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成立。艺术院的成立,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简牍书法艺术,培养一批简牍书法实践和理论的中坚力量,同时建立并拥有一个科学、标准的学习和训练体系,以便更广泛地推广和传承。此外,设想在全国部分地区设立分院,努力推广简牍书法艺术。从中国书法发展的大视野中探寻、挖掘书法创作的新思路、新资源,并立足于弘扬传统书法艺术的为出发点,对具有文化价值、传承意义的冷门学科--简牍书法,进行其艺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为了传播传承、教育普及、交流出新等方面推进简牍书法艺术。现艺术院与北京中科软力信息科学研究院共同创办了“北京大学文化创新、创意孵化基地简牍书法艺术院”,开创了与高校共联传播简牍书法艺术教育的模式。
简牍院领导介绍如下:
一、简牍书法艺术院院长:孙敦秀先生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担任清华美院简牍书法专业导师,开班两年以来吸引了全国诸多简牍书法爱好者,培养一批简牍书法实践和理论的中坚力量。并总结和积累了一定经验。孙敦秀院长数十年如一日在书坛辛勤耕耘,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在书法理论领域也有不凡的建树,先后出版了大量的书法专著。艺术院成立之后将继续专注于简牍书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让这一优秀的书法形式能够拥有一个科学、标准的学习和训练体系,以便于更广泛地推广和传承。此外,我们设想在全国各地建立分院,努力推广简牍书法艺术。
二、名誉院长:简牍院聘请了一批国内书法领域内权威的书法家担任名誉院长。
权希军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刻字研究会会长,中国书协顾问,现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顾问。
华敬俊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芥子园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城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
徐福山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系中国美协会员,文化部青联常委。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曾任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艺术评论》杂志社社长等职务。
金兑沫 韩国书画院院长, 东国大学校教育大学院美术教育科哲学博士、诗人、书法家。大韩民国美术大展评审委员会评委、韩国文化美术大展评审委员会评委,一道书院院长。
王庆新 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专家委员会艺术总监。
王炯晟 北京中科软力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广强
三、常务副院长:均为国内在简牍书法领域理论及实践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或副中心建设中成绩卓著的企业家。
刘俊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省渤海新区电视台台长
李金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楚简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张成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何中东 贵州省总工会职工书画摄影家协会主席、贵州省国标舞学会书记兼副会长
陈 莹 北京嘉瑞博康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副主任
简牍院组织机构齐全,根据简牍书法的类别成立了五委八部一办:楚简书法委员会、秦简书法委员会、汉简书法委员会、帛书书法委员会、章草书法委员会,并在管理职能上建立了财务部、宣传教育部、组织发展部、理论研究部、评审展览部、信息网络部、培训部、对外联络部,并设立院办公室,各部委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发展简牍院。
目前,简牍院的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宋庄艺术交流站、基础理论研讨北京站、基础理论研讨河北站分别开展了各项艺术交流活动,并在贵州、江西南昌、北京副中心、通州潞河中学与各界人士进行了艺术交流,拓展了简牍艺术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为了弥补研究队伍的不足,已在北京副中心进行了六批收徒,收到来自21个省市的书法研究者与爱好者,壮大了的简牍书法的研究队伍书法艺术这一冷门学科的发展。同时根据教学及学习中书法少有的理论支撑,学习的范本名帖的缺失以及学习临摹教材的空白。组织骨干力量进行了编写,现已完成八本一套丛书的创作,拟年内出版上市。